【编者按】 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历史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传统文化日趋遭遇冷落,人类祖先的宝贵财富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服务社会,已成为高校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黑河学院建立的新生鄂伦春族乡艺术实践教学基地,为高校助力民族文化保护,培养传承民族文化新型人才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从2009年我校音乐学院在新生乡建立艺术实践教学基地至今,已有六年的光景,这六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院乡共建工作稳步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生乡,又名新生鄂伦春族乡,位于黑河市西北部山区,是我国鄂伦春族主要的聚居地。近年来,为进一步繁荣鄂伦春民族文化,新生乡成立了“刺尔滨艺术团”,艺术团为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及中外来宾进行了多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受到各届的一致好评。在这里建设基地,为学生进一步了解鄂伦春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族歌舞创作、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开阔专业视野等方面提供了基础保障,更为省内外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和合作契机。新生乡艺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我校依托地缘优势,进一步扩大与地方合作,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地方,将学校特色办学推向新台阶的一个重要举措。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鄂伦春民族艺术
鄂伦春民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鄂伦春民族文化遗产不断消失,在民族文化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的今天,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为此,我校音乐学院派出专业教师拜著名鄂伦春研究馆员为师,学习鄂伦春民族原生态歌曲,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民族优秀音乐遗产。同时,我校教师多次参加了新生乡、爱辉区民委组织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学习鄂伦春语言、鄂伦春民歌、桦树皮工艺制作。在定期的实地考察学习中,收集了大量鄂伦春民间音乐素材,进行整理留存,并运用于我校《鄂伦春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中,从2008级到2013级,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达147人,通过对鄂伦春民族音乐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熟练地运用鄂伦春语言演唱13首传统民歌。与此同时,每年的6月份,我校组织该年度选修《鄂伦春民族音乐》的学生,赴新生乡进行为期5天的音乐采风,开展艺术交流活动,向当地鄂伦春族艺人学习民歌、民间故事、罕拜舞、摩苏昆说唱等,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艺术水平和视野。
利用高校教学资源 助力民族文化传承
鄂伦春族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故事、诗歌、绘画、编织、刺绣、工艺美术、舞蹈等,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区域高校丰富多彩的科研和教学资源。同时,我校积极利用高校在信息传播、人才培养和知识集合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助力新生乡民族艺术的发展,为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智力支持。我校音乐学院的师生定期对新生乡“刺尔滨”艺术团的声乐、舞蹈等节目进行艺术指导。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新生乡民间艺人更好地学习掌握鄂伦春音乐,对他们从理论上到业务上进行培训,同时提供MIDI音乐制作方面的技术支持,有效地发挥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引领作用。
由于鄂伦春民族的民歌传播几乎都是靠口耳相传,而近些年会唱鄂伦春民歌的老艺人多已过世,加之和外民族人通婚,生活习惯的汉化等诸多原因,鄂伦春民族音乐的传承现状很不乐观,这样就使得鄂伦春民族音乐的研究与整理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更多时候只能用汉字、拼音、国际音标等标识。为了抢救鄂伦春族民歌遗产,保护和发展鄂伦春民族音乐,音乐学院对鄂伦春族传统音乐进行深入研究,现已立项7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21篇学术论文,形成了5份研究报告。不仅如此,学校与基地不断加强合作,建立学术联盟,用学术智慧来实现新生乡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资源共享,把区域文化融入大学课程,探索培养传承民族文化新型人才。通过对鄂伦春民族音乐的教学,部分学生对鄂伦春音乐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9级毕业生何丽影所撰写的毕业论文即为《浅谈鄂伦春民族音乐的发展与现状》。
利用独特地缘优势 促进合作深入开展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部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新生乡坐落在美丽的剌尔滨河畔,是黑河地区特有的鄂伦春族聚居地。我校依托独特地缘优势,与新生乡建立艺术实践教学基地以来,积极携手合作,深化院乡共建。在我校的积极参与、策划下,成功地帮助新生乡完成了2012年的黑龙江省首届古伦木沓节演出、2013年鄂伦春族庆祝下山定居60 周年演出、2014年“鄂伦春人民心向党”专场文艺演出。
近年来,依托我校与黑河市爱辉区合作共建平台,黑河市爱辉区现已筹建黑河学院音乐学院新生乡、坤河乡、四嘉子乡三个少数民族乡实习基地。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我校音乐学院为这些少数民族乡提供特需人才和智力支撑,少数民族乡为我校音乐学院的学生提供便利的实习条件。据了解,我校今年共有25名学生将于本月16日前往新生乡、坤河乡、四嘉子乡三个少数民族乡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实习。这些学生将依托实习基地,充分展示自身才华,帮助少数民族乡辅导文艺人才,组织和参与各类文化演出,带动少数民族文艺团体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不断的交流合作,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少数民族乡的文艺演出、文化传承中得到历练,同时也将促使爱辉区少数民族乡文化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时代需要高校发挥文化强国引擎作用,同样时代也呼唤高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能够有所作为。实践证明,高校在信息传播、人才培养和知识集合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可为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智力支持。我校建立的新生乡艺术实践基地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保护和传承问题,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校与新生乡合作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会使传统文化艺术学习变得更生动、更多样,且从兴趣和需要出发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鲜活充实,也会让更多学生认识、了解并参与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去。
(记者/赵宇)